 |
|
|
 |
|
|
|
 |
|
招商项目联系人:朱先生
潘先生
电话:0512-65212800,65153813 |
 |
公司联系电话 |
总经理 |
0512-65212800 |
zlr@youbangex.com |
会议展览部 |
0512-65153813 |
市场推广部 |
0512-65216889 |
网络技术部 |
0512-65151021 |
设计制作部 |
0512-65215887 |
|
0512-65231030 |
|
|
 |
|
|
|
|
|
每每经过一段时间,再看以前看过的文章,总会能看出一些不同的东西。有如游船过江,遥看岸边山峦壑壁,观察角度不同,看到的自然不同。好了,闲话少说。谈谈设计模式吧,第一次接触已经是3个月前的是了,开始以为是一种软件工程的构架方法,应该是和设计过程相关的吧,可以优化设计过程,并学习如何进行设计,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总结了面向对象的设计方法。应该是一套方法论的总结,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,发现它和实践的结合是如此的紧密,以至于如果缺少足够的经验,你都无法理解其中的道理,如果冒然习之,必然会陷入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而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却不知所措的传统学习误区中。所以,我一直以来不及与理解,慢慢品味,终于悟出一些东西出来。在设计模式的标准描述中23种基本的模式他是一个立体的有机的整体,是一套理论化经验。在程序员与构架师的倾向中,感觉更倾向于程序员,他应该是每个(尤其是高级)程序员的必修课程。
所谓模式,就是一套适用于一种应用的方法,设计对象在实现的时候,可以去套用模式,但设计的上层思路是由uml构架的,在实现阶段应用各种设计模式。从而形成了现在软件生产的理论框架。可以把模式理解为一些教条,一些基于经验的经过思考的教条。所以,可能会产生这样的担心,应用这些教条,会不会束缚创造力,而立体的设计构架解释了这个问题,创造力不是只在基层的没有规律,而是在上层设计,这种做法解放了上层在构建类的结构和方法时所担心的实现问题,设计被更加层次化了。细致的分工是应对复杂应用得很好的解决方案,是不是唯一的呢?呵呵,这个是需要我们探索的。设计模式的进步,是构架上可见的,因此,意义也是重大的。可能在未来的一两年时间内,我都需要学习和演练,并最终总结出自己的模式,摸索出自己的方法。(完)
|
|
|
|